期刊名称:

南宁职业技术大学学报

曾用刊名:

南宁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南宁职业大学学报
创办日期:1993年创刊
主管单位:南宁职业技术大学
主办单位:南宁职业技术大学

主 编:韦国友
地 址:

广西南宁市大学西路 169 号
电 话:0771-3854737
印刷单位:

广西桂川民族印刷有限公司
广告经营许可证:450104330
投稿信箱:njyxb2008@163.com;

njyxb@126.com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

ISSN 2097-5910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

CN 45-1416/C
每期定价:36.00 元


饮食文化研究

  • 中泰饮食文化国际传播的对比研究

    蒙翡琦;范薇薇;

    饮食文化是文化传播中的重要内容,也是一个国家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泰饮食文化在哲学基础、符号系统及社会功能上存在结构性差异,这种差异使得两国饮食文化在国际传播中面临不同程度的文化解读障碍与接受度差异。基于中泰饮食文化在国际传播中呈现的不同成效与挑战,有必要从国际传播视角出发,通过创新传播模式、强化品牌塑造、优化文化解读体系等方式,让饮食文化成为全球文化交流的重要载体,在世界范围内促进文化的共生与多样性发展。

    2025年03期 v.33;No.152 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23K]
    [下载次数:14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9 ]

人工智能应用研究

  • 人技共生视域下职业院校教师发展“技术性实践智慧”的四维审视

    徐健;曾茂坤;黄敏;

    人工智能深度介入职业教育引发了职业院校教师主体性危机,技术工具理性与教育人本价值的内在张力亟待调和。从理论维度看,“实践智慧”到“技术性实践智慧”的范式转换是基于PCK的批判性超越,也是技术现象学视角的再阐释。从机制维度看,技术性实践智慧是“技术—教师—情境”的三元互动,是双循环学习驱动的迭代升级,也是产教融合生态的协同进化。当前,职业院校教师发展“技术性实践智慧”面临存在论层面的主体性消解、工具理性与教育价值的悖论、方法论层面的适应性滞后等现实困境。对此,职业院校应设计基于具身认知的智慧教学,培养教师技术批判能力,优化产教融合共同体机制。

    2025年03期 v.33;No.152 9-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77K]
    [下载次数:8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 ]
  • 人工智能赋能工匠精神培育的作用机理、面临问题及实践路径

    刘俊清;翟威;甘菁菁;

    人工智能技术通过三重作用机理重塑工匠精神培育体系:一是突破时空限制实现泛在化培育;二是构建工艺知识图谱提升传承创新能力;三是依托人机协同重构培育场景。与此同时,人工智能赋能工匠精神培育面临着传统模式与现代形态的认知冲突、数据困境与知识异化的双重危机、制度真空与利益博弈的结构矛盾、文化根性与技术理性的价值冲突等现实问题。为此,需要构建智能技术赋能工匠精神培育的场景、创新工匠精神培育的智能教育模式、完善工匠精神培育的综合体系。

    2025年03期 v.33;No.152 15-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56K]
    [下载次数:16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人工智能驱动的低空经济公共安全治理

    刘怡;

    随着低空经济的快速发展,一系列公共安全问题也随之凸显。人工智能凭借实时监测与预警、智能决策与应急响应、资源优化配置等方面的优势,为低空经济公共安全治理带来了新的机遇。目前,人工智能在技术层面、法律法规与伦理道德、人才队伍建设等方面仍面临诸多挑战,因此应从技术创新与升级、政策法规与标准的制定、人才培养与引进等方面采取措施,促进低空经济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2025年03期 v.33;No.152 21-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56K]
    [下载次数:31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新基建背景下职业院校安保智能化系统建设

    万玉文;陈宗金;李林;

    职业院校安保工作智能化建设是新基建的重要内容,其核心是构建校园安保智能化系统。校园安保智能化系统通过引入智能监控、人脸识别、行为分析和统一集成等技术手段,能有效提升校园安全管理的效率,维持校园环境的稳定。职业院校建设校园安保智能化系统目前还存在人员技术、系统联动格局、信息管理、预警应急等方面的不足。因此,需要引进高素质信息化人才,打造智能安保平台;构建资源共享平台,实现系统集成联动管理;融合分析信息数据,落实统一管理安全措施;构建智能化预警系统,强化突发事件处理。这将有助于提升校园安保的效率,为师生打造安全、稳定的学习与工作环境,筑牢校园安全的基础设施防线。

    2025年03期 v.33;No.152 27-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79K]
    [下载次数:3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职业教育研究

  • 适应性背景下职业本科教育的内涵特征、现实困境与因应策略

    张华;

    发展职业本科教育是完善我国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和推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必要举措。从职业教育发展的历史、现状和趋势来看,教育功能、教育理念和教育形态三个维度的适应性是我国职业本科教育孕育和建立的重要内涵特征。面对我国职业本科教育学历升格与认同性质疑、基本育人逻辑偏离、高技能人才社会适应力较弱等问题,应着力完善职业本科教育类型定位,夯实职教育人内涵与特色,强化人才的技术技能自信。

    2025年03期 v.33;No.152 32-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56K]
    [下载次数:12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 ]
  • “岗课赛证训创”赋能职业院校高水平实践教学的内在机理与构建策略

    包之明;

    推行“岗课赛证训创”模式有利于促进教学内容与岗位需求紧密结合,有利于以赛促学提升学生专业技能,也有利于推动课程与职业证书相结合、实训与创新创业相结合,进而推动高水平实践教学的实现。在职业院校实现高水平实践教学的过程中,教学资源是关键条件,理实一体教学模式是必由之路,教学运行机制是重要保障。因此,应以“岗课赛证训创”赋能高水平实践教学,构建与实施“岗课赛证训创”实践教学体系,开发“岗课证赛训创”融合的实践教学内容,实施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实践教学,构建多元化数字化的实践教学评价体系,打造实践教学创新团队。

    2025年03期 v.33;No.152 38-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57K]
    [下载次数:12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基于产教融合的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模式探析

    黄小钊;

    产教融合背景下,培养创新创业型人才是解决人才培养与产业需求脱节的关键。当前,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面临校企合作机制不完善、人才培养模式单一、创新创业实践与专业教育脱节、师资队伍结构不合理等现实困境。为此,需要通过构建校企双向赋能机制、重构多维度培养体系、打造动态实践平台、优化双师型教师队伍等举措,构建系统化的产教融合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模式,实现教育链和产业链的深度融合,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2025年03期 v.33;No.152 45-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40K]
    [下载次数:30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 ]
  • “新双高”建设背景下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逻辑依归、内生向度与应然路径

    莫丹;张丹;

    在产业高质量发展和人才内生性要求的双重作用下,以“办学能力高水平、产教融合高质量”为导向的“新双高”建设已经成为我国高职院校建设的重要目标。“新双高”建设有利于提升高职院校人才培养与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契合度,增强人才培养与产教深度融合的适应性,提升人才培养在国际人力资源市场的竞争力,统筹人才培养与优质办学资源的集聚。“新双高”背景下,高职院校应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重塑技术技能型人才的综合素养;构建产教协调联动机制,激活高职院校办学主体活力;增强国际化办学能力,提升国际化人才培养竞争力;依托产教融合平台,有效集聚优质人才资源。

    2025年03期 v.33;No.152 52-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52K]
    [下载次数:14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 ]
  • 新质生产力赋能技能型人才数智化转型的逻辑进路、价值意蕴和可行路径

    段成龙;王长江;黄均勇;

    从经济价值逻辑、社会价值逻辑、生态价值逻辑看,新质生产力彰显了对技能型人才数智化转型的必要性与可能性。从价值角度看,新质生产力有助于技能型人才提升技艺水平和促进能力进阶,有助于其掌握新技能和具备跨界思维,不断增强自身竞争优势以及实现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以新质生产力赋能技能型人才数智化转型,需要在人才培养质量和培养格局上实现选择性突破,在人才转型的宽领域和全过程上精准发力,坚持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的首要驱动作用,实现技能型人才数智化转型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2025年03期 v.33;No.152 57-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70K]
    [下载次数:19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 ]
  • “五金”赋能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的理论逻辑与实践进路

    焦李媛;黄秋燕;周航羽;

    在深化产教融合、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背景下,“五金”作为职业教育内涵建设的核心要素,已成为推动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发展的关键抓手。“五金”有利于破解“供需错配”的核心需求,弥合“资源孤岛”的结构性需求,应对“合作风险”的制度性需求,实现“生态共生”的可持续需求。“五金”赋能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需构建产业链需求驱动的“动态专业群”,开发岗课赛证融通的“项目化课程包”,创新隐性知识显性化的“数字孪生教材”,绘制产业技术赋能的“双师能力图谱”,共建虚实融合的“产业工场2.0”。

    2025年03期 v.33;No.152 64-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78K]
    [下载次数:13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产教融合赋能农村中职学校的内在逻辑、现实困境与未来路向

    邓文勇;张冬明;

    农村中职学校作为与乡村社会处于同一空间的中等职业学校,它以培养服务“农村、农业、农民”的技能型人才为主要目标,承担起填补乡村技能型人才缺口的重要任务。产教融合是沟通学校与企业的有效途径,可为农村中职学校的人才培养提供有力支撑。然而,目前农村中职学校存在校企合作止于形式、同质化较为严重、师资不足等现实困境,影响进一步推动农村中职学校产教融合的细化与落实。为此,农村中职学校应厘清责任归属,细化责任体系;认清自身优势,因地制宜办学;重视教师素质培养,加强学校师资队伍建设。

    2025年03期 v.33;No.152 69-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61K]
    [下载次数:6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期刊学术引领力的内涵特征、行动单元与实践路向——以高职学报为例

    李毅坚;

    期刊学术引领力提升涉及四个面向和六个行动单元。学术质量、学术规范、学术伦理、科研诚信是学术期刊发挥学术引领力榜样示范作用的四个面向,与学术引领力提升发生关联的主要有学术期刊社、国家出版管理系统、国家教育管理系统、国家科技管理系统、行业自律组织、人才教育与培养机构等六个行动单元。需通过学术质量引领之道、学术规范引领之路、学术伦理引领之途、科研诚信引领之径,提升高职学报学术引领力。

    2025年03期 v.33;No.152 74-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06K]
    [下载次数:4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以教学创新推动文化与技术在职业教育中融合的策略——以10个青年教师教学绝活案例为基础的综合分析

    王涛涛;

    对2024年广东省高职教育青年教师总决赛14个教学案例的研究结果表明,AI技术显著提升了文化课程的表现力,有效推动了教学模式的多样化与高效化。同时,文化与技术的跨学科融合在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和实现国际化传播方面展现出独特价值。要深化文化与技术在职业教育中的融合,需要通过政策引导、技术优化、教师培训与国际合作等举措,为两者深度融合提供理论支持与实践方案。

    2025年03期 v.33;No.152 80-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58K]
    [下载次数:20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职教国际化研究

  • 职业本科院校培养中国——东盟跨国产业工人的督导难题与指标构建

    宾恩林;

    随着中国—东盟区域一体化进程加快,经济融合的广度与深度不断拓展,市场对兼具精湛专业技能与跨文化沟通能力的产业工人需求持续增长。职业本科院校以培养技术技能创新型人才为目标定位,为中国—东盟区域输送高素质跨国产业工人发挥重要作用。督导制度在培养中国—东盟跨国产业工人中具有制度性保障、协同型驱动与闭环式增值等时代价值。但职业本科院校在培养跨国产业工人过程中,还存在教学质量、学生发展、人才管理与支持等层面的督导难题。为此,职业本科院校要从上述三个层面构建督导指标体系,以保障跨国产业工人的培养质量。

    2025年03期 v.33;No.152 90-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87K]
    [下载次数:4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一带一路”背景下塔吉克斯坦“中文+职业技能”教育发展现状与前瞻

    谢沅彤;郭杨;

    “中文+职业技能”教育是国际中文教育与职业教育融合发展、携手出海的创新模式。在“一带一路”背景下,塔吉克斯坦的“中文+职业技能”教育实现了快速发展,并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形成了多元共治、层次丰富、特色鲜明的发展格局。但与此同时,在规模扩张、师资培养、资源建设、标准对接等方面仍面临诸多挑战。为此,中塔双方需加强合作,从聚合多元主体、强化品牌建设、完善资源体系、深化标准对接等方面入手,推动塔吉克斯坦“中文+职业技能”教育迈向新发展阶段。

    2025年03期 v.33;No.152 97-10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70K]
    [下载次数:17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 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逻辑机理与实践策略探究

    汪述斌;

    统筹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做好顶层设计,遵循“党委领导、学校组织、教师承担”多主体参与,“前瞻思考、全局谋划、整体推进”多场域构成,“载体新颖、方案实际、机制完善”多维度实践的逻辑机理。未来,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应发展课程教学主体专业化,生成课程教学内容链接性,探索课程教学模式多样化,构建课程教学评价多元化,呈现课程教学资源数字化,进而协同推动思政课一体化的内涵式发展。

    2025年03期 v.33;No.152 103-10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73K]
    [下载次数:23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 ]
  • 人工智能时代思政课教师角色面临的挑战及重塑

    孙明英;

    人工智能技术的崛起,给教育带来深刻影响,需要重审学校教育功能,教师角色也将重塑。思政课教师的角色定位,主要通过党的创新理论传播,为时代新人锻造思想根基。目前,思政课教师角色面临的挑战有智能算法裹挟价值观挑战教师道德引导权威、智能机器生成教学类主体冲击教师知识传播权威角色等。为此,思政课教师要从道德引导者转变为学生健康成长的引路人,从课程学习决策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从理论传播者转变为善用智能技术的新时代教师这三个维度来重塑自己的角色。

    2025年03期 v.33;No.152 110-1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94K]
    [下载次数:41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生成式人工智能应用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实困境及优化路径

    韦琼略;

    生成式人工智能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广泛应用,不仅带来了突破传统教育的时空困境、实现教育内容的精准滴灌、推动教育技术的创新发展等多维价值,而且促进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守正创新。但与此同时,也出现了意识形态风险、教育内容碎片化、教育主体消解、技术伦理困境等问题。当前,需要重新审视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工具属性与教育的价值属性之间的关系,树立人本导向的技术应用理念、构筑意识形态安全防线、创新人机协同教育方法、健全技术伦理治理机制,在享受技术红利的同时有效规避潜在风险,确保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育人效果。

    2025年03期 v.33;No.152 116-1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59K]
    [下载次数:62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南宁职业技术大学学报》“东盟国别研究”栏目征稿启事

    <正>《南宁职业技术大学学报》创刊于1993年,由南宁职业技术大学主管、主办,国内外公开发行,现为双月刊。本刊被评定为首届中国应用型权威期刊,是全国首批A类学术期刊。为深入推动对东盟国家的研究,加强学术交流,学报特面向广大科研工作者征集“东盟国别研究”相关稿件。一、征稿要求(一)选题内容 聚焦东盟各国,涵盖经济、文化、社会、教育等领域,鼓励从跨学科视角开展创新性研究,旨在为中国—东盟合作提供有价值的学术成果与实践参考。选题应紧密围绕东盟国别特色,具备前沿性、深度性与现实意义。(二)稿件质量 来稿需选题新颖、文辞精练、观点鲜明,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逻辑严谨,论证充分,数据准确,避免低水平重复研究。严格遵守学术道德规范,杜绝抄袭、剽窃等学术不端行为。

    2025年03期 v.33;No.152 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6K]
    [下载次数: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