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名称:

南宁职业技术大学学报

曾用刊名:

南宁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南宁职业大学学报
创办日期:1993年创刊
主管单位:南宁职业技术大学
主办单位:南宁职业技术大学

主 编:韦国友
地 址:

广西南宁市大学西路 169 号
电 话:0771-3854737
印刷单位:

广西桂川民族印刷有限公司
广告经营许可证:450104330
投稿信箱:njyxb2008@163.com;

njyxb@126.com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

ISSN 2097-5910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

CN 45-1416/C
每期定价:36.00 元


饮食文化研究

  • 以共同体意识讲好中华饮食文化故事的理论阐释、价值意蕴与实践进路

    王月;郭祖全;

    中华饮食文化作为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过程中的重要内容,具有包容共生性、传承发展性、文化认同性与社会功能性。以共同体意识讲好中华饮食文化故事是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的重要途径,也是团结各族人民、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具体进路,同时还是推动“两个结合”、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两创”的重要方式。以共同体意识讲好中华饮食文化故事,需赋予中华饮食文化故事新内涵,进行专业院校的“大思政课”改革,打造中华饮食文化的国际形象。

    2025年04期 v.33;No.153 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02K]
    [下载次数:9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从中医养生视角诠释和研究“随园菜”——《五季·随园食单》述评

    邵万宽;

    清代文学家袁枚撰写的《随园食单》是我国古代著名的饮食烹饪文化之作,他用文学创作的道理来述说烹饪之事,收集整理了其40余年在全国各地品尝到的美食,并阐述饮食烹饪技术之原理。学界把其中的食谱称为“随园菜”。《五季·随园食单》从独特的视角,利用古代《黄帝内经》中的中医养生理论,从季节养生角度系统分析随园菜品的膳食功效,并对随园菜形成及其传承与创新进行了深入细致的研究,对现代人品评随园菜、制作随园菜开辟了一个新的视角。

    2025年04期 v.33;No.153 7-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00K]
    [下载次数:1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人工智能应用研究

  • 生成式人工智能在职业教育课堂教学应用中的现实风险及防范路径

    朱海强;梁晓晓;

    生成式人工智能深度赋能职业教育,既是技术革命的必然方向,又是职业教育数字化转型的内在要求。当前,生成式人工智能在职业教育课堂教学应用中存在一定的技术滥用、数据偏差、认知偏差及伦理失范等风险,其根源在于职业教育各主体对技术应用的无序跟风、对生成内容的盲目照搬、对技术使用的过分依赖。为有效防范这些风险,应以“人本理念”预防“技术滥用风险”,以“数据治理”降低“数据偏差风险”,以“认知提升”削弱“认知偏差风险”,以“伦理规范”约束“伦理失范风险”。

    2025年04期 v.33;No.153 12-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91K]
    [下载次数:23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算法推荐技术与高校精准思政的关系探赜

    刘雯艳;

    精准思政是思想政治教育领域的一种创新理念和实践模式,其核心是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现代技术,结合学生的思想动态和实际需求,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精准施策和精细化管理。算法推荐作为一种帮助实现用户与信息快速精确匹配的技术,与高校精准思政存在耦合性,可以丰富高校精准思政内容、提升高校精准思政效能、保障高校精准思政质量。然而,算法推荐技术与高校精准思政间也存在整体张力,如双方在逻辑上存在二律背反,在权力上存在彼此失衡,在目标上存在现实差别。这就要求我们在辩证看待两者关系的基础上,明确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向,完善精准思政技术治理模式,强化高校教育主体科技素养,从而推动思政育人工作高质量发展。

    2025年04期 v.33;No.153 18-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03K]
    [下载次数:6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职业教育研究

  • 市域产教联合体研究的现状、热点与展望——以CNKI论文为分析对象

    梁芷铭;黄峒瑜;张燕;

    加强市域产教联合体建设并发挥其重要作用,是当前职业教育产教融合的重心。对市域产教联合体的已有研究,主要集中在内涵特征、功能作用、价值意义、运行机制、建设与培育路径等方面。通过对研究成果和研究热点的梳理后发现,在研究内容方面,现有研究以对比分析和经验介绍居多,高度的理论概括不足,数据和实证研究也较少;在研究方法方面,存在手段比较单一等情况。未来对市域产教联合体的研究应将个案研究与比较研究相结合、将经验分析与理论建构相结合、将已有成果与未来发展相结合、将问题取向与政策导向相结合,以此推动对市域产教联合体的进一步研究。

    2025年04期 v.33;No.153 25-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84K]
    [下载次数:7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市域产教联合体建设的现实意义、基本策略与政策建议

    崔志钰;崔景贵;

    市域产教联合体建设作为推进现代职教体系建设改革的重点任务,对强化职业教育功能定位、凸显产教融合市域统筹、深化职教体系内涵建设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在基本策略方面,市域产教联合体建设应坚持政府主导、市场导向原则,坚持立足园区、共生发展,坚持实体运作、项目运行。为了切实保障市域产教联合体建设取得良好成效,政策供给需要进一步优化,政策制定需要完善政策配套,政策执行需要明确政策试点,政策评估需要突出动态客观,以此完善市域产教联合体建设的政策保障。

    2025年04期 v.33;No.153 33-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90K]
    [下载次数:11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职业教育教学数字化转型的价值向度、风险挑战与实践进路

    周驰亮;陈佳琪;

    职业教育教学数字化有利于增强教学诊断与教学实施的协同共促,驱动教学方式与教学内容的迭代升级,促进学习效率与个性化体验的双重优化。然而在转型过程中出现了教学目标偏离、教学主体能动性消解、教学评价公正性遭受破坏、教学伦理风险加大等问题。因此,职业教育教学数字化转型应坚持教学育人价值引领技术发展逻辑,促进教学主体与智能主体的共生发展,深化教学评价与数智技术的有机融合,推动教学伦理与数据治理协同增效。

    2025年04期 v.33;No.153 39-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09K]
    [下载次数:12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构建适应社会职业新变化的高职院校外语教学体系

    韩涛;

    由于科学技术的发展、经济结构的调整、社会需求的转变、工作价值观的改变,社会职业出现了重大变化,如职业边界模糊化、职业种类更新快、职业技能要求多元化、就业形态多样化,这些变化要求高职院校外语教学从知识传授转向职业能力构建。然而高职院校传统外语教学体系无法适应社会职业的新变化,需要通过教学目标纠偏;建设动态化、模块化的教学内容;推进场景化、个性化的教学方式改革;重构考核内容,接入真实职业场景,强化“职业效能”评估;搭建产教融合新平台,提升教学资源国际化水平等措施,重新构建适应社会发展的外语教学体系。

    2025年04期 v.33;No.153 45-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21K]
    [下载次数:4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省域职教高地建设的内在逻辑、现实掣肘与推进路径

    贾维强;

    省域职教高地建设是服务国家战略、支撑区域高质量发展、深化职业教育改革的重要举措,源于国家战略与地方政策创新的驱动赋能、产业升级对高技能人才的迫切需求、职业教育体系优化升级的内在要求。当前,在省域职教高地建设过程中面临资源配置失衡低效、产教融而不合、治理体系分割、内涵发展滞后等结构性掣肘。因此,亟需强化省级统筹,构建一体化治理格局;深化产教融合,打造协同育人共同体;聚焦内涵提质,提升人才培养竞争力;创新支撑体系,完善激励与评价机制,进而全面提升职业教育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

    2025年04期 v.33;No.153 52-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90K]
    [下载次数:3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职业教育产教融合与校企合作常见法律纠纷及风险防范——基于相关典型司法裁判文书的考察

    李观文;

    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是职业院校与行业、企业重要的合作方式,近年来发展迅速,但是在实施过程中部分学校与企业产生了一些法律上的纠纷。对相关司法案例归纳分析后发现,校企间常见的法律纠纷表现在合同签订主体不规范、合作对象资质不适格、合作合同因违法而无效、名为合作实为租赁合同、因合作引起的连带责任、因政策变化导致合作终止、因违反程序导致合同解除、合作未被审批导致违约、因零租金等问题被审计、民办院校的营利性问题等方面。校企双方都应遵守法律法规及政策规定,完善校企合作的管理机制和审查机制,才能更好地促进职业教育产教融合与校企合作的高质量发展。

    2025年04期 v.33;No.153 58-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48K]
    [下载次数:7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企业参与职业教育课程开发的应然逻辑、实践困境与优化对策

    李会;

    企业参与职业教育课程开发是贯彻国家政策的题中应有之义,是企业作为利益相关者的价值追求,也是实现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现实需要。当前,企业参与职业教育课程开发存在制度规约与政策局限、校企利益冲突与合作障碍、自身话语权与深度不足、能力受限与资源瓶颈等实践困境。因此,应优化企业参与课程开发的政策和制度环境,构建长效共赢的校企命运共同体,明确职业教育课程开发中企业的角色和定位,提高企业参与课程开发的社会责任感与文化认同。

    2025年04期 v.33;No.153 67-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20K]
    [下载次数:10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中国—东盟职业教育合作高质量发展的制度困境与优化对策

    陈曦萌;张嘉鑫;

    在区域一体化与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持续推进背景下,中国—东盟职业教育合作进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制度保障成为提升合作效能的关键。从制度视角看,当前的合作方式存在正式制度与非正式制度两种困境,表现为法律供给不足、组织权责不清、运行机制短视等正式制度困境,以及多元利益主体合作困难、文化差异阻碍深度融合、制度趋同限制合作空间等非正式制度困境。因此,需要从健全法律体系、优化组织架构、构建长效机制、强化主体协作、促进文化融合、激励合作创新等方面切入,深化中国与东盟之间的职教合作关系,推动区域教育高质量发展。

    2025年04期 v.33;No.153 73-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77K]
    [下载次数:10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 人工智能赋能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述评与展望

    刘上上;张英魁;

    伴随人工智能技术的崛起,尤其是ChatGPT、DeepSeek等大模型的发展与普及,学界开始积极探索人工智能在思想政治教育领域的潜力。以文献计量和内容分析等方法对当前人工智能赋能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现状进行分析后发现,早期研究主要聚焦人工智能的技术特性及其在思政教育领域的基础应用,随着对人工智能认知的深化,研究逐渐延伸至人工智能与思政教育的深度融合上,形成了价值研究、影响研究等多重研究取向。现有研究揭示了人工智能与思想政治教育融合的可能性,探讨人工智能给思想政治教育带来的正反两方面影响并提出应对策略,成果较为丰硕。未来还需从引入研究变量、深挖研究内容、拓展研究方式等方面入手,以更新的视角探究人工智能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具体应用。

    2025年04期 v.33;No.153 82-9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04K]
    [下载次数:24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数智技术赋能高校思政课教学精准化的实践路径探析

    季丹丹;周禹汐;

    数智技术赋能高校思政课教学是高校思政教育提质增效的重要手段。在教育强国建设的背景下,高校思政课作为立德树人、铸魂育人的关键课程,亟须通过数智技术创新教学模式,实现精准化教学。为此,需要以教育强国理念为指引,从价值意蕴、内在机理与实践路径三个维度出发,探讨数智技术赋能高校思政课教学精准化的内在逻辑与实施策略。数智技术通过精准分析教学对象、差异化供给教学内容、智能化创设教学环境及科学化反馈教学评价,能够有效提升思政课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从而为培养担当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提供有力支撑,为推动教育现代化进程注入新动能。

    2025年04期 v.33;No.153 91-9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14K]
    [下载次数:29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经济与管理研究

  • 数字资本特性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审视

    李东;沈阳;

    数字资本作为资本的新表现形态,其基本规定性仍然是增殖价值,是隐藏在物背后与权力定义的生产关系。与传统资本形态相比,它既延续资本共性,即扩张性、剥削性及垄断性;同时也呈现自身区别于其他资本形态的差异性,即“非物质性”与隐匿性。针对数字资本特性的政治经济学审视,不是意在否定其作为社会主义新生产要素的“进步性”,而是强调在党的领导下,通过制度规范与政策引导,推动数字资本健康有序发展,使其更好服务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2025年04期 v.33;No.153 96-10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83K]
    [下载次数:9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人地关系视域下广西左右江革命老区县域城乡融合发展研究

    王威峰;

    县域城乡融合发展是新时代统筹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举措。广西左右江革命老区是我国多民族聚居地、守土固边核心区、石漠化重点治理区,运用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理论研究发现,该地区在县域城乡融合发展进程中面临人口、产业、空间、资源要素、生态环境等多重困境交织共存的现实问题。基于此,需要通过构建县域城乡要素协同互动体系、推进县域城乡产业链双向嵌入、构建城乡生态空间共建共享机制、推动城乡生产生态功能互促共生等路径,加快县域城乡融合发展。

    2025年04期 v.33;No.153 106-1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36K]
    [下载次数:5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旅游文化研究

  • 城镇化浪潮下南宁城中村宗祠文化景观研究

    滕兰花;

    在城镇化浪潮下,城中村的宗祠承载着敬宗收族、凝聚宗亲的传统文化重任,具有团结凝聚宗亲功能与道德教化功能,同时也有着重要的历史文化价值,是现代社会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阵地。据不完全统计,南宁城中村宗祠有66座,集中分布在主城区的边缘地带,其传统功能保持较好,呈现出建筑风格多样化、空间功能多元化等特征,是南宁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物证。在城市改造中应做好宗祠建筑景观的保护工作,创新宗祠的社会功能,发挥宗祠的文化功能,进而使宗祠文化与城市发展更好地衔接。

    2025年04期 v.33;No.153 114-1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06K]
    [下载次数:9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广西民族村寨传统节庆旅游活化路径的模型构建研究——以广西三江富禄乡富禄村葛亮屯花炮节为例

    王媛;

    旅游策划、旅游活动、旅游消费、活态文化是旅游活化的内部循环节点,旅游表征、群体认同、文化传续、旅游体验、节庆规则是旅游活化的内部循环路径,两者结合构成了旅游活化的内部循环机制。节庆场域、文化资本、旅游惯习、符号解构是旅游活化的驱动系统,社区居民、当地政府、旅游者、民间组织、旅游企业、大众媒体是旅游活化的支持系统,两者结合构成了旅游活化的外部动力机制。内部循环机制和外部动力机制彼此作用,形成了广西民族村寨传统节庆旅游活化的路径模型。此模型在广西三江富禄乡富禄村葛亮屯花炮节得到实证。

    2025年04期 v.33;No.153 121-1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71K]
    [下载次数:8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南宁职业技术大学学报》“东盟国别研究”栏目征稿启事

    <正>《南宁职业技术大学学报》创刊于1993年,由南宁职业技术大学主管、主办,国内外公开发行,现为双月刊。本刊被评定为首届中国应用型权威期刊,是全国首批A类学术期刊。为深入推动对东盟国家的研究,加强学术交流,学报面向广大科研工作者征集“东盟国别研究”相关稿件。(一)选题内容聚焦东盟各国,涵盖经济、文化、社会、教育等领域,鼓励从跨学科视角开展创新性研究,旨在为中国—东盟合作提供有价值的学术成果与实践参考。选题应紧密围绕东盟国别特色,具备前沿性、深度性与现实意义。

    2025年04期 v.33;No.153 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0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下载本期数据